您的位置:首页>频道 > 教育 >

“不会”的理由千千万万 说“不会”最容易

2020-08-11 14:46:33    来源:扬子晚报

心理聊吧近日收到一篇分享帖,讲述了自己母亲从以“不会”为由拒绝接受新事物,到接打视频电话、发送语音与表情包,看网上菜谱下厨的过程。分享者“辛CD”感慨地表示,“不再说‘不会’的妈妈越来越可爱,越来越年轻了。真好。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周南表示,生活中的“不会”背后隐藏着各种心理因素,有时是自设障碍,有时是一种对新鲜事物失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标志,有时是一种自我保护。分清缘由,才能更好地解决“不会”的问题。

一直说“不会”的妈妈

辛CD

晚上散步归途,遇到路边地摊上新鲜便宜的菜蔬,心动。身无现金,付款时发现微信里没有钱了,就用了支付宝。摊主是位六十几岁的大妈,满脸的不情愿,絮絮地说这个她不会弄,进去的钱都被儿子转走花了,一个月好几百呢,至今儿子连支付密码都不告诉自己。我没说什么,只是对“不会”两个字更生感触。

最初,妈妈也常说这两个字。一个人闷着不好,让她多跟我们视频通话,聊聊天,她说不会用手机;让她看些搞笑综艺,笑一笑十年少,她说不会搜节目;让她去广场跳舞,锻炼锻炼身体,感受一下同龄人的精神状态,她说不会跳;让她跟着软件唱歌,发泄一下情绪,最起码自娱自乐,她说不会唱;给她抄菜谱,让她照方做,别一日三餐老是糊弄,她愣说看不明白,不会做。一口一个不会就像一块块砖,砌成了密不透风的墙,堵在我们之间,无法沟通就无法安心。

后来,妈妈出院后在我家小住,不会刷门卡、不会按电梯,出门也不会看红绿灯。每当我耐心地教她时,她都很抗拒,使劲摆手,拼命说自己不会。一句“不会”就硬生生地拒绝了任何进步与成长的可能性。我想,是不是她害怕自己掌握了某些技能,大家就不再担心她、不再关注她了?

一番真诚的交流之后,妈妈开始放下不安与防备,努力地学习起来。熟能生巧,很快她不光会接打视频电话、发送语音与表情包,还会看朋友圈、评论了。前一段,她得意地告诉我,她把失联多年的老姐妹们弄到一个群里了,晚上只要没事,四五个人脑袋就都挤在一个屏幕里抢着聊着她们小时候那些事儿。不再说“不会”的妈妈越来越可爱,越来越年轻了。真好。

不会做饭的爱人?不会整理房间的孩子?不会打印材料的同事?讲真,日常生活中哪有那么多“不会”?只要有心,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学会的。当然会做和做得好之间还有一段距离,但有开始总比原地不动好吧。问题的关键是你不想会,还是真的学不会?有些“不会”是说给别人听的,我不会喝酒、不会吹牛、不会欺骗;有些“不会”是说给自己听的,我不会放弃、不会悲观、不会焦虑、不会迷失;而有些“不会”我永远不会说,比如不会善良、不会温柔、不会理解、不会接受……

“不会”的理由千千万万

听听心理咨询师怎么说

生活中的我们经常会遇到“不会”,听到别人说,自己也会说。“不会”背后蕴含的林林总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听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周南的分析。

“不会”有时是一种对新鲜事物失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。人们到了一定年龄(现在也有低龄化的倾向),会对新生事物的学习产生排斥感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生理因素,即随着年龄增长,脑细胞的活跃度下降,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也随之下降,固有的特定的稳定生活模式让人们渐渐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追求;另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客观生活压力,如家庭、事业等各种羁绊,让人们疲于应付而失去活力。

晚辈要能理解长辈的“不会”, 朱自清的文章里也写过“父亲年事已高,举箸提笔,诸多不便”这是正常的现象。有的时候,老年人记忆力也不行了,操作也就非常困难,遇到不会的东西时易急躁,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,挫败感使得他们更加拒绝接受新事物。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老年人的“慢”,慢慢教,慢慢学。保持他们的成就感和自尊心。适当鼓励和夸奖可以促进人们更加积极去完成新事物的学习。主动接近并帮助老人学习新事物,主动向他们展示新事物的方便快捷,耐心引导。

“不会”有时是一种退缩,一种对现实的逃避。万事开头难,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“自设障碍”,就是在任务开始之前,人们总是惯性地想维持原有的状态(舒适区)不加以改变,于是会自然地给当前任务设定很多为难之处或障碍。例如,减肥开始之前会想到控制饮食的艰辛或跑步对膝盖的损伤;在学习一门语言之前,对语法和背单词的害怕;学习一项乐器之前,对反复学习乐理和枯燥练习基础的畏难等等。与其做不好它引起别人的笑话,不如就不开始,不能稳赢但至少不输。这种心态让很多人使用“不会”这个词。

“不会”也是一种自我保护。“不会”有时是一种拒绝,是一种回避,怕惹麻烦。

面对各种生活压力的人们,总不可能会有太多的时间或精力面对各种其他事情。所以在他们眼中,有些事情就是“麻烦”。例如“做美食”,在一些人眼中是享受,可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就是麻烦。工作中,自己很多事情还没做完,同事又来求助,一句“不会”,既不用得罪人又可以为自己赢得工作时间。

很赞同“辛CD”的最后一段文字,的确“不会”有时是一种释怀,一种坦然面对自我的真诚。有的情况下,开诚布公的“不会”即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同。失恋的人,心中承认“我和ta不会再有结果了”就是一种放下;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中的年轻人,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,一句“不会迷失”方向,正确定位自我,这就是一种成熟;处在追求自己理想中的人们,遇到了挫折和屈辱, 定下心态“不会放弃”就是一种执着。(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)

关键词: 新事物 自我保护

相关阅读